⑴创新养殖模式。针对牦牛“夏壮、秋肥、冬瘦、春死”的现象,创新建立青草期放牧+枯萎期补饲+干草期舍饲的“3362”养殖模式,实现每头牦牛年增重从30公斤增长到200公斤以上,实际经济效益较放牧模式下增长2000元以上。
⑵抓实标准制定。将“院校州”科技合作作为牦牛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技术支撑,采取“首席+州专家+县技术骨干”方式,深入实施牦牛产品标准制定,累计颁布牦牛地方标准29个。
⑶实施品牌战略。挂牌成立有机服务中心,深入实施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,积极推进牦牛产业集群品牌建设。累计获批牦牛类有机产品认证证书9张、产品10个,涉及市场主体6家。
⑷发展精深加工。聚集牦牛肉、奶及副产品开发利用,引进培育牦牛养殖、产品加工、研发等企业36家,新建牦牛肉、酪蛋白、绒加工项目11个,新增肉、奶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生产线18条,新增精深加工产量13240吨、牦牛屠宰加工能力达10万吨。